医学生改写中国动漫史——记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导演饺子
据网络平台数据,截至4月9日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简称《哪吒2》)全球票房(含预售及海外)已破156亿元,暂列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!该片导演饺子与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哪吒一样,从医学院毕业后,没有按父母的设定从医,而是辞职回家鼓捣动漫。历时十年,身兼编剧、导演、配音等职,他用死磕精神打造出两部口碑与票房齐飞的《哪吒》大电影,在改写中国动漫史的同时,也点燃了自己的高光时刻。
“饺子”本名杨宇,1980年出生在四川泸州,父母都是医生。高考时,他听从父母的建议,报考了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。但这个成绩优异的乖孩子,却在大三那年生出了一颗叛逆之心。
杨宇从小喜欢画画、看漫画,读大三时,他偶然接触到了三维动画软件Maya,发现一个人也能做出好的画面!这让杨宇对这一行兴趣浓厚起来,开始自学做动漫。
2003年大学毕业后,他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从医,而是坚定地跟着兴趣爱好走,开始制作动画短片。在成都一家小广告公司工作一年后,杨宇辞职回家,开始在电脑前埋头搞动画。
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导演饺子
谈到刚入行时的苦难,杨宇唏嘘不已:“没有进培训学校,没有老师,没有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,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,很多时候都在碰壁。亲戚朋友也觉得我不务正业,这一段时间走得挺艰难的。”
为了完成一部16分钟的动画短片《打,打个大西瓜》,杨宇一个人用了三年零八个月。父亲去世后,家里仅有的收入就是母亲每月1000元退休金,他跟母亲住在一起,吃超市特价菜,不买新衣服,尽量不出门。“那三年多的时间,我过得跟生活在空间站似的,三点一线:客厅、卧室、厕所。”
任何行业都是如此,想出人头地你就要坚持梦想,默默付出,不断积累自己。“那是我的第一步,因为想做长片必须要有短片的积累,迈不出第一步就没有下一步。”后来为自己的这部作品署名时,他就随手写上了感觉很中国、很美味的“饺子”。
出人意料的是,饺子的这部处女作一经发布就在网上爆红,一举斩获国内外30多个奖项,其中包括2010年第26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最高奖“评委会特别奖”,成为中国参赛短片中唯一得奖的作品,令整个业界为之震撼。
别看《打,打个大西瓜》的名字很无厘头,但主题十分严肃:反战。在圈内著名的B站,这个短片好评如潮,点击和收藏量高达上百万。
被这部作品打动的“粉丝”中,有一个叫易巧的年轻人。早在2008年,上大学的他第一次看到《打,打个大西瓜》就惊呆了。后来打听到作者的个人经历,更让易巧难以置信:饺子居然放弃了学习四年的药学专业,辞职在家自学动画,一个人花三年多时间独立完成了整部短片!当时的饺子,在他心中就像神一样的人物。
2014年,易巧成为光线传媒旗下动画公司“彩条屋”的CEO。这是一家只做动画电影的公司,任职之初,他开始从各地网罗动画人才,饺子是易巧首先想到的人。
当时饺子凭借《打,打个大西瓜》短片赢得了一些名气,被成都一家动漫公司挖去做些外包的活。偶尔,他也会接待几个登门拜访的骗子投资方,想借助饺子的名气一起去北京忽悠项目和资金,他自然冷言拒绝。动画电影对于当时的饺子而言,是个遥不可及的梦。
所以,当接到易巧打来的邀请电话时,饺子心存戒备,把他当成了众多不靠谱的投资方之一,应付几句就挂掉了。易巧不甘心,专程飞到成都去找饺子。
初次见面,两人聊到了《打,打个大西瓜》,以及对未来动画市场的看法,还探讨如何做好一部动画电影。“这是个天才!”易巧心中暗喜。因为饺子年轻,不谈钱,只聊动画。几个回合后,见识过无数骗子投资方的饺子,也对易巧放下了戒心。
两人在一个酒馆吃着正宗川菜,聊到兴起时,易巧问饺子:“你现在手上还有哪些项目?”得知他手上仍有多个外包的活儿,有些已经收了钱,易巧试探问:“能不能把这些钱退回去?我们一起干一票大的!”
饺子答应了。因为通过面对面接触,他知道易巧是个真正想做出优秀国产动漫的人,而不是那些大忽悠。于是,一个3—5年的宏伟蓝图在两人面前徐徐展开。
半年后,饺子把一个PPT发到了易巧的邮箱里,这就是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(即《哪吒1》的初版大纲。PPT做得很丑,但故事挺有意思。这是易巧看完大纲后的第一感受。
弃医从动画的饺子蛰伏数年,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。和25岁时用死磕精神做出了《打,打个大西瓜》一样,已经34岁的饺子,又憋着口气写出了一个不服输、不认命的哪吒剧本。
为什么选择《封神演义》中这个著名的“熊孩子”当主角呢?饺子在邮件中向易巧解释:“因为哪吒这个桀骜不驯的魔童,一直是中国本土历久不衰、常变常新的顶级IP,几乎成了叛逆的代名词。我们在痛仰乐队的摇滚旗帜上能看见他,在王菲‘想你时你在闹海’的天籁之音里能想到他,哪吒伴随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青春和成长……”
易巧又飞了趟成都,饺子以为他这次来就会敲定合作,正式开始制作了。不料刚一见面,易巧就指出了他大纲中的若干问题,从主题结构到人物性格,几乎是全方位的扫射。饺子听完以后就崩溃了,同时感佩于对方的认真和专业,事实上许多问题,他本人也隐约感觉到了。
于是两人开始磨剧本,这一磨就是整整两年。最后观众看到的《哪吒1》故事,是第66稿,和最初的故事比,有50%以上的改动。比如,原著里有哪吒对父母“削骨还肉”的情节,过于封建和叛逆,饺子和易巧都想为这个故事注入时代精神,于是果断舍弃了这一情节。
之后两人重构了哪吒和父母的关系。爸爸沉稳内敛,明明很爱孩子却不善表达,妈妈乐观开朗,总是想着逗孩子开心。这就是个典型的当代中国三口之家,观众看了一定会有共鸣。
在龙王三太子敖丙的设计上,两人也考虑到了当下观众的审美。最初的剧本里,敖丙的戏份没有那么重,但给他赋予了龙族的使命后,这个人就开始复杂起来了。相比粗线条的哪吒,他的情感更细腻,个性也更纠结。
彩条屋的制片团队,除了易巧和饺子以外,基本都是女孩。“第一是因为男生比较难招,第二是我们希望多一点女生,因为女性在情感的表达上更细腻。”饺子说,正是在团队女生们的帮助下,敖丙最终的人物形象比较俊美,更受女性喜欢,情感也很细腻。与哪吒咋咋呼呼的粗犷形象产生了反差,一个火,一个冰,会更好看。
在导演圈子里,饺子算是随和的,但为角色敖丙配音的演员瀚墨记得,饺子对电影的制作要求非常严苛,配音的时候,一句话经常被要求说上几百遍。为孩童时期哪吒配音的演员吕艳婷说,自己是用“人生最低声线”配的音,完成工作后直接失声了一个多月。
身为导演的饺子更是身兼多职,从写剧本到制作画面,从美工到特效……片中混元珠一角,甚至是他亲自配音的。
在饺子眼中,好作品“没有捷径,只有死磕”。比如,备受观众喜爱的江山社稷图四人抢笔一景,单是草图他便“死磕”了两个月时间,总耗时四个多月时间。《哪吒1》的背后,实际参与的制作人员超过1600人,最初全片有5000多个镜头,是普通动画电影的3倍,饺子反复挑选后留下了2000个镜头。全片1318个特效镜头,占比高达80%,需要一版一版调整,甚至有时候需要同时审几十个镜头。他自嘲道,由于影片制作难度高,周期长,“成功”后移了自己的发际线,也提高了团队的离职率。
由于团队成员常常日夜赶工,被观众热议的哪吒“黑眼圈”形象,灵感来源正是这些工作人员的真实样子。团队成员都说饺子是“怀胎五年,魔童降世”。怀《哪吒1》的每一天,他都怀疑吒儿能不能顺利出生。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,想做到极致,得付出数百倍的努力。
理工科出身的饺子很理性,情绪波动极小。但在和外包团队多次沟通后,依然得到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时,他还是免不了会生气。因为制作难度较高且预算有限,没有一家特效公司能承包所有的制作,饺子把特效工作分拆给了20多家小团队。这些公司有的擅长做水,有的擅长做云,有的擅长做闪电,还有的擅长做火。不同的公司工作流程不一样,员工水平参差不齐,使用的软件也不同,这就给饺子的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。
实在无法达标的镜头,他只能亲自动手。“中国动画工业的流程太不完善”,是饺子做完《哪吒1》后感触最深的。“国外这些都有专人负责,导演只需要执导就够了。”
在追加了两次预算,团队所有人经过长期到深夜的加班加点后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终于在2019年7月5日完片。但预告片中的哪吒画着烟熏妆,一口豁牙,垂头丧气,人见人厌,造型过于“朋克”,吓得不少网友表示“丑拒”。这个形象,与大家心目中的童年经典大相径庭。
而这,正是饺子赋予哪吒的“史上最丑”形象。他觉得在老版本中,帅的、萌的哪吒已经做麻木了,自己需要做一次颠覆性的创造,这样也更符合哪吒打破成见、不认命、扭转命运的个性形象。
结果,饺子他们赌赢了。7月26日,国内首部巨幕动漫片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一映而火,上映第10天票房破24.5亿,超越《捉妖记》的24.4亿,刷新了国漫最高票房纪录。
三年一部小短片,五年一部长电影。饺子用医学生的严谨来死磕每一个环节,最终呈现出了两部不可多得的国产动漫爆款之作。这部《哪吒1》,最终取得了50亿惊人票房!
但面对如此耀眼的成绩,饺子并没有趁热打铁,尽快推出《哪吒2》。他知道“欲速则不达”,仍坚持自己精雕细琢的慢节奏创作。2020年初,饺子先是监制了一部漫画《敖丙传》,随后才率领团队全力打造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。
该片制作过程中,饺子一再对员工们强调:“别怕苦和累,不全力去试,怎么知道你到底有多牛呢?我们一定要做观众没看过的、能造成强烈视觉冲击的东西——这样才有价值。”最终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用4000人的创作团队,1900多个特效镜头、1万多个特效元素,为观众交出了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。
2025年2月15日,四川绵阳涪城区卫生巷出现一幅《哪吒2:魔童闹海》主题3D墙绘,吸引众多市民围观人民网图片
片中有一个水下大场景,天兵天将和妖族的总数量达到2亿!敖丙身上的220万片独立龙鳞,每一片都有着不同的反光、磨损甚至挂着晶莹的水珠,仿佛能感受到敖丙的呼吸。工作人员花了一年半时间,才呈现出这种宏大壮观、栩栩如生的场景。这不是简单的特效堆砌,而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。
又是五年磨一剑,直到2024年12月,《哪吒2》终于完成了后期制作。2025年1月29日(大年初一),该片上映即火。当哪吒手持火尖枪、脚踏风火轮出场,混天绫舞动间,烈烈火焰好像要冲破屏幕扑面而来。敖丙施展冰系法术,冰浪翻涌,与哪吒的火焰激烈碰撞……每一个细节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。
《哪吒2》延续前作的故事脉络,讲述了天劫后哪吒与敖丙的全新冒险。在新作中,哪吒不再是那个爱发脾气的叛逆小孩,他在磨难中变得有担当、有智谋,为了守护重要的人,不惜与全世界为敌;敖丙也不再是那个被命运束缚的可怜虫,他与哪吒并肩作战,两人的友情进一步升华,从对手变成了过命的“红蓝CP”。
在影片中,饺子不仅演绎活了中国神话,还融入了家乡的四川元素。《哪吒》中的“结界兽”形象,创意灵感取材于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青铜人像;在中国古代神话典籍中,四川绵阳乾元山是太乙真人的道场,饺子就将他说话的口音带上“川普”味道,为影片增添了喜剧效果。
国际影评人说:“比起一些好莱坞大片,这部电影的特效更胜一筹,而它讲述的东方神话故事,展露出的中国文化魅力,令人感到惊艳和新奇。中国动漫已然崛起,未来势不可挡!”
从医学生到百亿导演,饺子在困境中坚持爱好,潜心创作十年,终于把自己炼成了“国漫之光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