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登录

主持人说

来源:中国食品药品监管

阅读 708 5 2019-09-08

马克思说过,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,准确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,就会把理论、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。1998年国务院组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,开启了发展中大国药品安全现代监管的序幕。近20年来,中国药品监管工作螺旋上升。2015年后,监管制度创新提速,彰显出鲜明的新时代特征。当前,如何防范和化解药品安全重大风险,如何助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,如何在发展中提升人民对新药、好药的可获得性,成为兼具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重大命题,需要我们科学地加以把握。

科学必须是一种精致的逻辑,首先自己要想明白,同时还要把别人说明白。然而现实中,理论时常脱离实际,研究部门有时远离监管部门,研究和应用的科学性皆存疑。另一方面,由于独特国情和实践的加速发展,对理论创新构成重大挑战。如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仅满足于一知半解的翻译、零敲碎打的建议和自娱自乐的发表,就会降低研究群体的整体素质,结果是整个领域内甚至找不出几篇像样的论文,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主流范式越走越远。

我们开设“监管科学研究”专栏的初心,就是倡导药品监管学术研究向科学化迈进。专栏有三个原则:一是宁缺毋滥,来稿审评以CSSCI标准为参照;二是五湖四海,学不分南北,人不论亲疏,包容地欢迎业界同仁赐稿;三是强调融合,不论是理念思辨的、政策实践的、科学技术的文章,只要符合监管科学和科学监管主旨,皆可纳入。

在已有探讨的基础上,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法学院张怡助理研究员和王晨光教授,为我们带来《监管科学的兴起及其对各国药品监管的影响》。王老师是法学家,也是中国卫生法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。我还记得大学时王老师给我们讲第一堂法理学课的情景,20年后他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。张博士是颇有实力的青年学者,对监管科学、健康权、疫苗管理等话题都有深刻洞悉。后续,我们将持续推出重量级的论文和访谈。

希冀以此为契机,构建起一个坚强的学术共同体,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药品监管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进步。